樂展新芽 抑揚特出
香頌室內樂團秉持對音樂推廣的使命
2006年1月14日舉辦第一次「抑揚特出」音樂會
向觀眾介紹傑出的獨奏者
藉由此計畫發掘具潛力的音樂新星

2012年起
香頌室內樂團舉辦協奏曲大賽
為音樂學習路上的青少年鼓舞
即將站上舞臺的演出者皆懷抱一個夢
這個夢領著你我到這裡

音樂的路途艱辛卻甘甜
藝術的心靈豐富又美滿
我們要做的是透過音樂傳達一種堅持
所有的美好 在樂章裡都能找到



演出曲目
Programe






愛德華·弗萊特·布萊因 - 向往大海
Edvard Fliflet Bræin - Ut mot havet (Towards the Sea)

阿拉姆·哈察都量:《劍舞》
Aram Khachaturian - Sabre Dance

海頓:《第 101 號交響曲》
Franz Joseph Haydn - Symphony no.101 in D Major, “The Clock”

I. 慢板-急板 Adagio-Presto
IV. 终章:有活力的 Finale: Vivace



- - 中場休息 - -
Intermission


李博禪:《初心》
Li Bochan - A Pure Heart (2019)

二胡獨奏:陳奕璇


約翰·克里斯蒂安·巴哈/亨利·卡薩德蘇斯:c小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J.C. Bach/Henri Casadesus - Concerto in c minor, 1st mov.

大提琴獨奏:曹朵


卡米耶·聖桑:第一號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33,第一樂章
Camille Saint-Saëns - Cello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OP.33, 1st mov.

大提琴獨奏:小宮祥平


非裔美國人靈歌:《深河》
Deep River

詹姆斯·霍納:《真愛一世情》
James Horner - The Ludlows, theme from “Legends of the Fall”

普契尼:《杜蘭朵》公主徹夜未眠
Giacomo Puccini - Nessun Dorma from Turandot





- - 曲目介紹 - -



愛德華·弗萊特·布萊因 - 向往大海
Edvard Fliflet Bræin - Ut mot havet (Towards the Sea)



   Edvard Fliflet Bræin(1924-1976)是挪威作曲家和指揮家。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 Ut mot havet 和歌劇 Anne Pedersdotter。Bræin為鋼琴和管弦樂團、長笛和管弦樂團、室內樂和歌劇創作了許多作品。他的第一部交響曲於1950年完成,第二部於1954年完成,第三部於1968年完成。

他在1964年所作的 Ut mot havet,最初是一首歌曲的旋律(由Henrik Straumsheim作詞),後來的版本包括為管弦樂團,鋼琴版本和幾個合唱團版本。 他進一步為 Einar Skjæraasen、Jakob Sande、Hartvig Kiran 和 Johan Herman Wessel 作詞的歌曲創作旋律。
阿拉姆 · 哈察都量:《劍舞》
Aram Khachaturian - Sabre Dance from Gayane Suite No.3



   《劍舞》是亞美尼亞族作曲家阿拉姆·哈察都量 (Aram Khachaturian, 1903-1978) 的芭蕾舞劇《蓋亞涅》(Gayane) (1942) 最後一幕的一個樂章,舞者在表演中展示了他們的軍刀技巧。這是哈察都量 (Khachaturian) 在世界範圍內最著名和最知名的作品。

以使用打擊樂器而著稱,中間部分是基於一首未命名的亞美尼亞民歌。 “Sabre Dance”被認為是 20 世紀流行音樂的標誌性作品之一。 它因流行藝術家的翻唱而流行起來,首先是 1948 年在美國,後來在其他地方。 幾十年來,它在電影和電視中的廣泛使用極大地促進了它的聲譽。 也曾被至少五個國家的多位花式滑冰選手用於表演。
海頓:《第 101 號交響曲》
Franz Joseph Haydn - Symphony no.101 in D Major, “The Clock”




   《第101號交響曲》,D大調第101號交響曲,作品號Hob. I:101,是海頓十二首倫敦系列交響曲中的第九首,創作於1793~1794年。因為第二樂章低音部的伴奏,充滿著規則的八分音符節奏,有如時鐘的「滴答」聲,因此又有「時鐘交響曲」的別名。

這是海頓為兩次倫敦之行中的第二次創作的,他的時鐘交響曲中有那種大規模的宏偉。1794年3月3日,由海頓的同事兼朋友約翰·彼得·所羅門,親自召集的60人樂團在漢諾威廣場廳首演了這部作品,這是所羅門組織的以海頓作品為主題的系列音樂會的一部分;一周後進行了第二次表演。與倫敦交響樂的普遍情況一樣,聽眾的反應非常熱烈。

開場第一樂章以一個23小節組成的序奏開啟。一個上升的音階主題的Adagio連接到主要樂章。 Presto主題旨在引起注意,——上升音階主題在屬音上開始和結束,然後是兩個分解和弦——主音和二度小調,並以主音結束。 [8] 這個樂句也由 10 個小節組成,分為奇數 1+4 小節分佈的兩部分。 在主旋律之後,這個樂句返回並開始轉調,使用 A 減和弦,導致 E 小調,最後導致 E 大調,即 A 大調的屬音。 次要主題有類似的節奏模式,也是從小提琴的音階開始,但這次下降了,但它更微妙。 勝利的codetta結束了博覽會。 發展從次要主題主題以對位法在不同樂器中重複出現開始,然後過渡到主主題的不同主題,同樣以對位方式演奏。 發展再次轉向以次要主題結束,並以長降音階結束。

作品的終曲樂章是一首單主題的迴旋奏鳴曲。這意味著主要主題和次要主題相似,或者在這種情況下幾乎相同,並且每次主題結束時都會播放主要主題。 海頓每次出現都會極大地改變主題——這是迴旋曲作品中沒有的。 甚至主題之間的橋樑也與主題相似。海頓還在最後一個樂章中加入了賦格曲。
- - Intermission - -
中場休息
李博禪:《初心》
Li Bochan - A Pure Heart (2019)



   中國青年作曲家李博禪創作於2019年,為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二胡比賽委約作品。全曲概括分成三段:慢板是綿長悠遠的回想,好似看著過去的單純與真心;第二段的快板則由豐富的十六分音群組成一段慌亂卻富有情感流動的旋律,複雜而密集的樂音就好像糾結的思緒來回拉扯;最終,飽滿的長音再次出現,重現初段的同時又變得更加堅定流暢,就像面臨每次的改變後又找回了初心,變得更加茁壯。"初心"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為本真、純粹的理想世界。作品勾勒出作者所理解的“初心”,從一條涓涓細流,匯聚成一條磅礴的大河流淌在我們的心澗,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
約翰·克里斯蒂安·巴哈/亨利·卡薩德蘇斯:c小調協奏曲,第一樂章
J.C. Bach/Henri Casadesus - Concerto in c minor, 1st mov.



   這部創作於1916年著名的中提琴協奏曲經常以大提琴演奏,被誤認為是J.C. Bach所寫,然而,這首曲子根本不是他的作品,而是Casedesus兄弟Henri和Marius的善意捏造。這部協奏曲的真正作曲家是法國小提琴家兼作曲家亨利·卡薩德蘇斯(Henri Casadesus,1879-1947),他出生於巴黎。
20世紀以前的弦樂協奏曲大多是為小提琴而寫的。因此,Casadesus 決定擴大曲目並為低音弦創作更多獨奏作品。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確保它能被演奏,卡薩德蘇斯以類似於莫扎特早期作品的早期古典風格創作了這首協奏曲,並聲稱它是巴赫創作的。 果然,這首曲子被編入中提琴和大提琴曲目,並經常在音樂會舞台上演奏。雖然這看起來像是耍花招,但實際上,作曲後將其分配給另一位作曲家,或者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修改”為自己的作品,這種做法非常普遍。

延伸閱讀⋯約翰·克里斯蒂安·巴哈(Johann Christian Bach,1735-1782),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第十八個孩子,也是他十一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在義大利生活了五年後,於 1762 年移居倫敦,在那裡他被稱為“倫敦巴哈”。他有時也被稱為“英國巴哈”,在英國首都生活期間,他被稱為約翰巴哈。他以影響海頓和莫扎特的協奏曲風格而聞名。對新奏鳴曲原則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卡米耶·聖桑:第一號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33,第一樂章
Camille Saint-Saëns - Cello Concerto No.1 in a minor OP.33, 1st mov.



   卡米耶·聖桑 (Camille Saint-Saëns) 1872年創作了他的 A 小調第一大提琴協奏曲,作品33。創作此曲時聖桑37歲,他為法國大提琴家、中提琴演奏家和樂器製造商奧古斯特·托爾貝克(Auguste Tolbecque)創作了這部作品。托爾貝克出身於一個傑出的音樂家家族,該家族與法國領先的音樂會協會 Société des Concerts du Conservatoire 有著密切的聯繫。 該協奏曲於1873年1月19日在巴黎音樂學院音樂會上首演,托爾貝克擔任獨奏。這被認為是法國音樂機構越來越接受聖桑的標誌。

唐納德·弗朗西斯·托維爵士後來寫道:“這一次,這是一部大提琴協奏曲,其中獨奏樂器展現了每個音域,毫不費力地滲透到管弦樂團中。”許多作曲家,包括肖斯塔科維奇和拉赫曼尼諾夫,都認為這首協奏曲是所有大提琴協奏曲中最偉大的。聖桑在創作協奏曲時打破常規。 他沒有使用通常的三樂章協奏曲形式,而是將這首樂曲組織成一個連續的樂章。 這個單一的運動包含三個不同的部分。這些部分結構嚴密,共享相互關聯的想法。聖桑在馬德萊娜教堂擔任管風琴師期間與李斯特的認識接觸,可能影響他在管弦樂作品中使用循環形式。
非裔美國人靈歌:《深河》
Deep River



   “深河”是一首匿名的非裔美國人的靈歌,由亨利·伯利 (Henry Burleigh) 在其 1916 年的美國禧年歌曲集中廣為流傳。

本曲原創者不詳,歌詞內容以《舊約聖經》的約書亞記為背景。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多年,離開埃及後又在曠野漂流40年,非常渴望回到神所應許之地—迦南,也是先祖亞伯拉罕的故鄉。深河(Deep River)指的是約旦河,過了約旦河就是神的應許之地,歌詞雖然簡短,但卻深切地描寫出傳唱者對於應許之地的渴望與想念。(註:合唱知識家)
這首歌於 1867 年首次被提及,當時它發表在 J. B. T. Marsh 的《The Story of the Jubilee Singers: With Their Songs》的第一版中。這首歌在獨奏會上非常受歡迎。 它被稱為“也許是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精神靈歌”。
詹姆斯·霍納:《真愛一世情》
James Horner - The Ludlows, from “Legends of the Fall”



   詹姆斯·霍纳(1953-2015),美國電影配樂作曲家,出生於加州洛杉磯。他獲得兩座奧斯卡音樂獎 - 1997年《鐵達尼號》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和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另有8次提名;他還2次獲得金球獎。 其他作品還有《真愛一世情》、《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雪地靈犬》、《|完美風暴》、《美麗心靈》、《真情電波》、《特洛伊:木馬屠城》、《阿凡達》、《功夫夢》、《蜘蛛人:驚奇再起》⋯等。

旋律來自電影《真愛一世情》中,威廉上校一家聚在一起演唱的配樂 - The Ludlows,同時,它也是整部影片的主旋律。前段精緻唯美、恬靜淡雅,而後段則充滿悲壯磅礴。 1994年James Horner為(Legends of the Fall)所作的配樂,成就了這一部堪稱經典的愛情史詩大片。
普契尼:《杜蘭朵》公主徹夜未眠
Giacomo Puccini - Nessun Dorma from Turandot



   “Nessun dorma”(義大利語)是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歌劇《杜蘭朵》最後一幕的詠嘆調,也是最好的詠嘆調之一(男高音詠嘆調)。它是由il principe ignoto(卡拉夫王子)演唱,他對美麗但冷酷的公主圖蘭朵一見鍾情。任何想娶圖蘭朵的男人都必須先回答她的三個謎語;如果他失敗了,他將被斬首。在詠嘆調中,卡拉夫表達了他將贏得公主的勝利保證。

儘管“公主徹夜未眠”長期以來一直是歌劇獨奏的主要內容,但男高音帕華洛蒂 (Luciano Pavarotti) 在 1990 年 FIFA 世界杯上演出後,將這首作品推廣到歌劇界之外,吸引了全球觀眾,它出現在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古典專輯《音樂會上的三個男高音》中。1990年以來,多位跨界藝人演出並錄製了它。詠嘆調經常在電影和電視中演唱。

演 出 人 員


藝術總監   黃聖智
指揮   于興義
Academy臺北香頌附設團團長   黃詠琇
樂團指導   林蓓瑩 楊亦淨 吳芷軒 鄭囿蓉 李姵萱
                賴叡歆 王芊文 林宏娟 蔡涵如 陳美君
演出企劃   張雅淳
藝教推廣   陳慧茹
行政助理   楊偲嘉
視覺設計   黃思棋
攝影   陳偉華 盧天授 洪銘傳
影像錄音   吳克擎 陳彥彰 郭皇駿 許煒晟(風爵影像)

獨奏(按出場序)
二胡|陳奕璇   大提琴|曹朵   大提琴|小宮祥平

短笛/長笛    陳瀅晴 劉芸如
雙簧管    莊廷義 王詠惠
單簧管    謝介豪 張昌傑
低音管    郭䕒棋 楊宇文
法國號    陳映竹 李欣頤
小號    林暐倫 葉棟樑
鋼琴    蔡侑臻
打擊    邱楷麟 廖邦豪 曾驛 李沅

小提琴 I
林蓓瑩 李姵萱 林采璇 陳芊卉 廖文歆 唐浚升 李承叡
劉語澄 陳芊妤 廖秀君 唐麒鈞 王禹晴 黃筠景

小提琴 II
莊力穎 廖泂皓 徐珮瑜
陳品臻 黃柏樽 吳柏諺

中提琴
黃詠琇 王芊文 邱嵩宸
葉巧綾 陳嘉羽

大提琴
高兆廷 蔡涵如 林君翰
張淑涵 周紫軒

低音提琴
陳美君 謝怡怜
指揮|于興義 Hsin-Yi Yu

于君是台灣中生代指揮家,現任職台北香頌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暨指揮,指揮領域橫跨中、西樂。
1996年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學位。2001年隨著名指揮家陳秋盛先生學習指揮。2009年考取私立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博士班,主修管弦樂指揮,受教於指揮家郭聯昌先生。音樂學習歷程完整,兼具演奏與學術。
1993年創立台北青年國樂團,並擔任副指揮。1999年任教於台南藝術大學。2008年起受邀擔任香頌管弦樂團音樂總監至今。2014年參加香港中樂團主辦之第二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進入決賽。2015年受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事務處邀請擔任少年中樂團客席指揮。2017年受邀擔任台北市立國樂團客席指揮。2019年指揮爾聞樂團與四川音樂學院管樂團聯合演出新年音樂會。2021年再度受邀擔任台北市立國樂團客席指揮。
除經常受邀指揮各大樂團外,亦從事編曲工作,如「桂花巷」、「自由探戈」、「哈巴奈拉舞曲」等。近年來積極投入樂團教育及孩童音樂教育之研究與推廣,已編寫完成全新之系統性幼兒音樂教育課程及教材,同時在四川參與各級音樂師資培訓。除此之外也經常受邀講學,曾在內地於企業主管座談會中討論「企業領導風格」;各種音樂教育問題等等,講學內容廣泛且深入,得到極大回響。曾兩度受邀個人專訪於四川電視台「享學」節目。
Academy附設團團長|黃詠琇 Young-Hsiu Huang

自幼在音樂班環境中學習1997年隨台北縣青少年管弦樂團受邀於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演出。2002年隨台灣青年管弦樂團赴美國演出,得到熱烈迴響。求學期間參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香頌室內樂團、新北市交響樂團、樂藝樂團等校外演出。此外,在台灣音樂比賽屢次有相當優異的表現。2004錄取英國皇家音樂學院、2009獲全額獎學金錄取美國邁阿密大學音樂系。

同年2009進入美國舊金山音樂學院(SFCM),師事中提琴家Madeline Prager,在校期間獲甄選室內樂成員,師事於知名室內樂大師Mark sokol、Jean-Michel Fonteneau 及Yoshikazu Nagai。在美期間多次接受國外大師個別與室內樂指導,如前柏林愛樂指揮Simon Rattle、大提琴家 YoYo Ma、中提琴家Kim Kashkashian、Yuri Bashmet、Jodi Levitz,舊金山交響樂團助理首席Katie Kadarauch、Adam Smyla指導。增長了對音樂的認知及想法。期間參與國內外音樂會、室內樂、舊金山歌劇院的演出及舉辦個人獨奏會,並擔任駐舊金山台北經文處國慶演出者。

返台後隨香頌室內樂團(Chansontpe),赴台灣各地小學主持公益推廣演出超過百場。 曾擔任台北故宮藝術饗宴、新北市政府藝教推廣計畫主講人,外交部國宴演出。2011年起受邀擔任台北香頌青少年管弦樂團團長,舉辦多次演出及海外演出,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的音樂藝術教育,尤其重視。曾受邀擔任新北市政府藝術教育種子教師培訓主講人,透過互動式的講解,讓音樂藝術更加親近。香頌室內樂團團員,岱樂加藝術推廣部主任,任教於數所中、小學樂團擔任弦樂指導。
二胡|陳奕璇 Jacqueline Chen

《二胡國中組 第一名》


2010年出生於台北市,自幼喜愛音樂,五歲開始學習鋼琴、小提琴,十歲開始學習二胡,啟蒙於黃湞琪老師,現師事陳慧君老師。國小四年級時加入民生國小國樂團,六年級時擔任樂團首席。學業成績優異,在中英文演說、舞蹈、歌唱方面,亦有傑出表現,多次代表學校參賽獲得佳績,國小畢業時榮獲「市長獎」。目前為介壽國中國樂團高胡首席,由任燕平老師、謝從馨老師指導國樂合奏及絲竹室內樂。多才多藝,豐富多元的學習經歷,讓奕璇在學習音樂時,具備堅毅與勤奮的內心素養,詮釋樂曲時,兼具情感豐沛與沉穩內斂,在專業老師的指導和認真練習之下,屢次榮獲佳績。

得獎記錄:
2022年「2023抑揚特出音樂獎協奏曲大賽」國中組二胡獨奏第一名;
2022年「全國器樂大賽」國小六年級組二胡金獎和高胡金獎;
2022年「衛武營全國音樂比賽」國小高年級組二胡第一名和高胡第一名;
2022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國小組高胡獨奏優等。

演出經歷:
2022年以二胡、高胡雙料金獎之榮譽,受邀在「全國器樂大賽」的「卓越獎音樂會」演出二胡獨奏;
2023年受邀在「2023抑揚特出音樂獎-閉幕音樂會」與香頌管弦樂團合作擔任二胡獨奏之協奏曲演出。

二胡/陳奕璇 Jacqueline Chen

大提琴|曹朵

《國小組 演奏潛力獎》


曹朵,2011年出生於美國。
目前為台北市幸安國小六年級。小一時加入學校弦樂團,師事黃聖妙老師。


110年台北市音樂比賽大提琴南區國小組第三名
2022大台南國際音樂大賽大提琴國小高年級組第二名








大提琴|小宮祥平

《大提琴國中組 第一名》


14歲光仁音樂班摩羯座男孩,6歲開始學大提琴,11歲始經熊士蘭老師循循善誘傾囊相授的教導,這幾年以超齡的毅力以及承壓能力嚴苛練習,近期成功挑戰艱鉅的一個月兩首協奏曲全曲試煉,完勝並且得到兩次獨奏演出機會。


「It's never too late」!
小學音樂班時期常表現並不出色的他,在良師益友的鼓勵下,起心動念專注追尋音樂夢想永遠都不晚,用心地投入一弓一弓地反覆練習,熱愛與音符為伍舞動手指琴弦之間,現在他的蛻變相信是有目共睹的,獨特的音樂渲染力終究破繭而出開始屬於他的音樂旅程。


台北香頌青少年管弦樂團|Taipei Chanson Youth Orchestra

台北香頌致力於古典音樂藝術教育推廣,2010年成立附設團 - 台北香頌青少年管弦樂團(Chansontpe Youth Orchestra, CYO),以〝音樂是一生的興趣〞為號召,招募 5 年以上音樂基礎、年齡 20 歲以下,來自各地的優秀演奏者,透過最優秀音樂家們指導,專業的分部、合奏、室內樂訓練。目標是用音樂陪伴成長,成為一生的好夥伴。

除了定期依照各式主題有著多元的曲目嘗試,曾受邀世界展望會慈善嘉年華於市府廣場演出,世界人權日演出、新北市電影節、新北耶誕城音樂演出...等。數度參與海外音樂交流,香港音樂學院管弦樂團於香港理工大學舉辦公開售票演出。遠赴美西音樂交流,並至舊金山音樂院(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參加大師班及室內樂音樂會,受邀參加為期三天的農場音樂營,體驗美式傳統fiddle與古典音樂的融合。2016日本沖繩參與浦添市(Urasoe)青少年音樂交流,並於那霸文化中心參與三味線的文化體驗。2017受邀於浸會大學及香港迪士尼城堡前演出。2018遠赴雪梨、墨爾本音樂交流,於澳洲國際音樂節連續演出四場音樂會,並於世界文化遺產的雪梨歌劇院音樂廳(Sydney Opera House)演出,獲熱烈迴響。2019受邀赴荷蘭、盧森堡及比利時音樂交流演出,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英國歸正會教堂(English Reformed Church)演出,並勸募捐助予非洲馬拉威醫院建設;於盧森堡最熱鬧密集的軍事廣場(Le Place d'Armes),舉辦戶外的音樂饗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Michael and St. Gudula)的音樂會,更是獲得許多來自各國觀眾的起立歡呼好評。2022年受邀於中華民國國慶酒會於臺北賓館演出,獲得各國大使的喝采。

每場演出,團員均傳承了香頌室內樂團的專業風範,所展現的氣度與超齡的演出最為人激賞,這即是香頌所期盼的!出自於對音樂的共同堅持,每週聚集在一起分享喜悅與感動。未來,除了持續專注訓練、參與演出,亦將繼承本團(香頌室內樂團)音樂推廣的宗旨,以青少年的熱情活力,將音樂散播出去。

The Chansontpe has been committed to delivering classical music and art education. In 2010, we established an affiliated music group of Academy - Taipei Chanson Youth Orchestra (Chansontpe Youth/CYO), under the idea of "Music is a lifelong habit", recruit outstanding young performers under 20 from all over the nation who have more than 5 years of music experience. They are trained by those best and enthusiastic professional musicians, in vary ensembles, and large scale symphony. The goal is to grow up with music and make it become a good partner for life.

In addition to regularly experimenting with diverse repertoires based on various topics. We've been invited to perform at the World Vision Charity Carnival at City Hall Plaza, World Human Rights Day, New Taipei City Film Festival, New Taipei Christmas celebration, etc. CYO has participated in overseas music exchanges for times. In 2012, worked with the Hong Ko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Orchestra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ent to California of United States for music exchanges in 2013, participated in master classes and chamber music concert at the 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SFCM), and participate in a three-day farm music camp out to experience the fusion of traditional American fiddle and classical music. In 2016, participated in the youth music exchange in Urasoe, Okinawa, Japan.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of shamisen at the Naha Cultural Center. In 2017, CYO was invited to perform at Baptist University recital hall and opening concert in front of Hong Kong Disneyland Castle. In 2018, CYO went to Sydney and Melbourne, and performed four consecutive concerts at the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and performed at the Sydney Opera House Concert Hall,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2019, CYO was invited to perform in Netherlands, Luxembourg and Belgium. Concerts at the English Reformed Church in the central Amsterdam, and to raise fun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ospital in Malawi, Africa; an outdoor music feast at famous Le Place d'Armes of Luxembourg city; and one at the Cathedral of St. Michael and St. Gudula in Belgium, receiving standing ovations from audienc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YO was invited to perform in The 2022 National Day Receptionat at the Taipei Guest House, and was applauded by ambassador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CYO will be continuing to focus on train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performances, members will also inherit the purpose of music delivery of our main group (Chanson Chamber Orchestra), and spread music with the enthusiasm and vitality of young people.